您现在的位置: 帕拉马里博  > 帕拉马里博经济 > 正文 > 正文

苏联出兵东北击溃关东军真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5 1:47:17

免责声明

本号转载文章均来自国内正规出版物本号转载文章旨在传递更多史料信息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供参考本号不负责证实其真实性,请慎重引用出处:《贵阳文史》年第2期作者:刘军年,世界反法西斯的各个战场,都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阶段。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虽作垂死挣扎,但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都已转入不同规模的反攻。日军犹如夕阳西下,气息奄奄,已经开始出现大崩溃的局面。5月上旬,日军在湘江芷江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 一次进犯后。日军败局已定、士气低落,而中国军队却越战越勇,中日军队在雪峰上展开了会战。经过一个月的激战,中国军队将日军分割包围,歼灭日军2.65万人,取得了胜利,并开始转入反攻。接着于5月18日收复了福州,5月27日收复了南宁,6月29日收复了柳州,7月28日光复了桂林。国民党防守的正面战场上日军已经开始了大崩溃。同时,中国战区拟订了总反攻计划,调整了战斗序列,做好了总反攻的准备。这时,美国正式将雅尔塔密约通知中国。缘由是在欧战将要结束的时候,美英苏三巨头于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聚会,他们在谈笑之间安排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和分配战争的胜利果实。当时被列为四强之一的中国却没有受到邀请,美英两国为了尽快促使苏联对日宣战,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他们擅自决议:“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联与中国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并且“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这是大国强权政治赤裸裸的表现!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希望胜利早日来临,但中国的利益却遭到如此的损害!一、斯大林组建远东军司令部,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年7月26日,当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斯坦》公告后,日本政府却下令各地日军继续顽抗。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 颗原子弹,造成日本10多万人死伤。苏联感到,他们虽然已经从反对德国的悲惨战争中熬出了头,可现在又面临着来自西方的一种可怕的新式武器的威胁。斯大林敏锐地感到苏联的脆弱性。于是,他决定立即出兵。鉴于国际形势风云多变,斯大林紧急召见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要他迅速开进满洲。苏军攻击的主要目标是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8月7日,苏军大本营训令远东苏军总司令:后贝加尔方面军及远东 、第二方面军,均于8月9日开始军事行动,越过满州边境对日作战;各方面军之航空兵同时行动;太平洋舰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着手布雷,停止单船航行,运输工具集中在军舰保护下航行;展开对日潜艇作战。8月8日24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没有一句寒暄就宣读了《对日宣战书》,在希特勒德国战败投降后,日本是继续进行战争的 国家。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大国7月26日关于日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的要求遭到日本拒绝。因此,日本政府向苏联提出的在远东调停的建议失去了全部基础。考虑到日本拒绝投降,盟国已与苏联政府接洽并提出参与同日本作战的建议,以缩短战争时间,减少伤亡,为尽速恢复和平作出贡献。作为一个盟国,苏联政府本应守其义务,接受盟国的建议,加人盟国7月26日《宣言》(指《波茨坦公告》)。苏联政府认为,这个政策是 能更快实现和平,使人民免作进一步牺牲和进一步受苦,使日本人有机会避免像德国在拒绝无条件投降后所遭受的毁灭性的危险。鉴于以上所述,苏联政府宣布:自明日(8月9日)起,苏联认为自己处于对日战争状态。同日,莫洛托夫声明正式参加《波茨坦公告》,并通知中、美、英三国大使,苏联政府决定自8月9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早在年9月18日,日军大本营就给驻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关东军做好对苏军的防备部署,以应付苏联出兵。关东军于年1月拟订了一个纵深的防守计划。纵深防守的地区,大体上是以长春为顶点,以图们江、大连一线为底边的一块大三角形地区。这约占整个东北的1/5,是东北腹地的心脏部。5月30日,日本大本营又下达了关于关东军新的对苏作战计划要领。其主要精神是:以对本土决战有利为根本方针,不拘泥于中苏边境的防御作战体系。日本在兵力的部署上,主要有三条防线。 ,东部防区,由 方面军负责,下辖10个师团和1个独立旅团,配置在饶河、佳木斯、敦化、图们江一带。第二,西部防区,由第三方面军负责,下辖9个师团,5个独立旅团,主要配置在洮南、长春、沈阳地区。第三,北部和西北部防区,由独立第四军负责,下辖3个师团和4个独立混成旅团,配置在孙吴、瑷辉、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一带。在年8月苏联出兵前夕,日本关东军用于对苏作战部署的兵力,连朝鲜北部算在一起,总计为24个师团、11个独立旅团,大约85万人。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伪满和伪蒙的军队。总共号称为万人。除地面部队外,日军还有一支规模不大的空军和一支松花江内河的小舰队。此外,伪满洲国军队、内蒙日本傀儡德王的部队和晋绥部队也归关东军司令部统辖。这一超过万大军的强大集团,还得到两个航空军——第二和第五航空军的支援。两个航空军约有架飞机。日本参谋本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确定的战略防御构想,从理论上增加了关东军在即将爆发的对苏作战中获胜的希望,即使是有限的希望也罢。原因在于:东北按其自然条件来说,更适合于防御,而不是进攻。这一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准确一点来说,大多是原始森林山区,是覆盖着古老森林的高达米的山岭。它的西面,即朝向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后贝加尔地区的一面,是大兴安岭;它的北面,即朝向黑龙江沿岸地区的一面,是伊勒呼里山和小兴安岭;它的东面,即朝向苏联滨海地区的一面,是东北所有山地中最庞大、最难以通行的东满山地。这些山系绵延数千公里,有些山竟长宽达公里。这一“Ⅱ”形高山屏障只有少量道路可以通行,它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可靠地掩护着东北中部平原和平原上的许多大城市与工业中心。从西面看,通向大兴安岭的要冲是开阔和半开阔的台地和半荒漠的无水草原区,东北北部和东部则是地地道道的山地原始森林区。巨大的天然障碍排除了坦克广泛进行快速机动的可能性,使重型装备的部队难以通行,而日军构筑的人工障碍又使逾越天险的难度成倍增加。日军沿苏联和蒙古的整个边界构筑了17个筑垒地域。筑垒带几达公里,共有个永备工事。山地屏障、筑垒地带区域,以及可以遮断从外部通向东北中部平原的所有道路的山地原始森林,这些都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凭借,它指望依托这些屏障对兵力、兵器进行随心所欲的必要机动。年4月27日,斯大林命令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由西线转赴东线,由他在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 方面军中挑选出若干个精锐的集团军。华西列夫斯基的职权是非常大的,远东军总司令部组成后,很快便开始把大量的西线兵力,特别是那些具有在森林和山地作战经验的部队,通过西伯利亚铁路逐步地运往远东地区。到8月初,苏军已在远东集结了3个方面军:远东 方面军(原为滨海部队集群),司令员为麦列茨科夫元帅;远东第2方面军,司令员为普利卡耶夫大将;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为马列诺夫斯基元帅。此外,苏联太平洋舰队和红旗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分舰队也归华西列夫斯基统一指挥。苏军这3个方面军计有诸兵种部队个师,陆海空总兵力人数约余万,并拥有3万门火炮和迫击炮、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架作战飞机和93艘作战舰艇。二、苏军出兵东北、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8月9日零时稍过,随着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一声号令,苏联远东军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在0多公里战线上突人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按照华西列夫斯基事先预定的方案,苏军兵分四路:由马列诺夫斯基指挥的后贝加尔方面军担任主要突击,穿越内蒙草原,突入东北中部平原,同远东第1方面军相呼应,切断关东军同华北日军的联系,分割围歼关东军第3军主力于长春、沈阳等地;由乔巴山指挥的蒙古集团军和普列耶夫上将指挥的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从右翼配合,向承德、锦州和张家口突击;以擅长森林战、山地战而著称的麦列茨科夫元帅,率远东第1方面军从东面突入,强渡乌苏里江,分割围歼关东军第1方面军主力于牡丹江、通化地区,然后向吉林、长春、哈尔滨挺进;由普列卡耶夫大将指挥的远东第2方面军,策应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2方面军,策应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1方面军北翼部队,担任辅攻,突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防线,经由伯力、海兰泡向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方向进军,牵制并歼灭关东军的独立第4军。此外,远东第1方面军南翼部队在太平洋舰队配合下,切断关东军和日本本土的联系,进击朝鲜北部并消灭那里的日军。苏联远东军的四路大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马蹄形战线,他们克服了沼泽地带道路泥泞和无路可走的困难,翻过大兴安岭山脉,越过莽莽的原始森林,在无水炎热的沙漠上、在峭壁重叠的内蒙高原上展开了进攻。马蹄形的战线越缩越小,对关东军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与此同时,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也广泛袭击日军,配合苏军的作战。大兵压境,日军像雪崩似地全线溃退。经过几天的浴血奋战,到8月14日,远东 方面军在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元帅的指挥下,迅速突破敌人坚固的筑垒防御地带,向东北腹地推进了-公里;北翼部队连续攻克了虎林、密山、绥芬河、东宁、东兴、珲春和庆兴等地,前进到日军林口一牡丹江一线,打开了通往东北中部的大门;南翼部队在太平洋舰队配合下,于8月12日攻占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两港口,不久又攻占清津港。远东第二方面军在8月14日前攻占了饶河、宝清,并封锁了孙吴。后贝加尔方面军到9月11日已经攻占鲁北、多伦等地。关东军 道防线已被突破,各大据点的日军完全被分割包围。苏军的摩托化部队全速向哈尔滨方向急进,第6坦克近卫集团军的千余辆坦克也一路轰鸣着向沈阳和长春开去。8月14日,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从设在通化的作战司令部返回长春。15日正午,关东军总司令部内,山田大将等人立正收听了天皇的停战诏书。次日,东京大本营又向全体海外日军发布了投降敕令。山田大将立即通过广播,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停战。8月17日,华西列夫斯基也通过无线电对山田的停战请求作出答复。内中称:“此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曾发电报给远东苏军司令部提议停止军事行动,但却只字未提满洲的日军武装部队的投降问题。……为此,兹向关东军司令提出:必须在8月20日12时起在全线停止对苏军的任何战斗行动,并此,兹向关东军司令提出:必须在8月20日12时起在全线停止对苏军的任何战斗行动,并缴械投降。之所以提出上述期限,是为了使关东军司令部能将停止抵抗和投降就俘的命令下达到自己的一切部队。”苏军采取的这种并不急于接受:关东军停战的做法,一方面确实:有华西列夫斯基向山田乙三严正:借出的成分,即很多地段上的日军并没有停止抵抗。但另一方面也有苏方的其他打算。因为占领与受降的意义是不同的,鉴于日本政府已决定投降,苏军就要趁前线日军混乱之际占领更多的地盘,缴获更多的物资(东北的工_业设备在苏军驻防期间,大部分被拆运到苏联),以免中国国民党政府以和平受降的方式拿走,同时还有足够的时间将苏军部队运送到朝鲜和千岛群岛等地。为了赶在正式受降前占领更多的大中城市,华西列夫斯基命令各方面军迅速出动自己的伞兵和快速支队。18日,远东第1方面军的名空降兵在哈尔滨机场着陆,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中将所部无条件投降。19日,另一支苏联伞兵飞抵长春,山田乙三也被迫接受无条件投降。20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的空降部队亦在旅顺、大连着陆。8月20日下午,红旗 集团军参谋长偕同司令部作战组乘坐运输机飞往哈尔滨。8月22日晨,参谋长向日军第四司令官上村干男将军递交了红旗 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的命令。8月22日24时,苏军解除日军武装的工作基本结束。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和步兵武器都运到了哈尔滨跑马场。第四军的联队和师团有组织地开进了战俘营。在哈尔滨投降就俘的日军官兵约有4.3万名。他们是日军独立第四军残部以及直属于满洲所有日军的司令部——关东军司令部的部队。但是,哈尔滨地域的日军重兵集团就俘后,苏军接受的日军投降的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之后,苏军还派出了无数支小分队,继续搜剿藏匿于原始森林的一些零散小股日军,持续了将近两个星期。与此同时,后贝加尔方面军进占齐齐哈尔之后,又进占长春、沈阳,20日进驻这两个重要城市。苏军其他部队也在19日进占承德和张北。远东第二方面军还进占佳木斯,并开进哈尔滨。22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坦克部队官兵大约人,分乘10架运输机到达旅顺、大连。23日、24日苏军坦克部队乘火车进占大连和旅顺。8月24日,伪满州国汉奸张景惠、熙洽、臧式毅、邢土廉等人被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部在长春逮捕入狱。他们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至8月下旬,几路苏军都已经进入东北的腹地,并在中国的八路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协助下,顺利地进占所有重要城镇。在朝鲜北部,苏军在金日成领导的人民武装配合下,推进到 附近。在南库页岛方面,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所辖部队在8月11日晨发起攻势,越过北纬50度分界线,进入库页岛南部。13日开始攻击日本守军。当时日本在南库页岛的守军为日本北部军管区第八十八师团,兵力大约1.8万人。经过一次战斗后,日军觉得大势已去,顽抗终归无用,于8月24日投降。苏军太平洋舰队的一支陆战队占领了大泊等地,南库页岛的战事便告结束。在千岛群岛方面,8月15日夜,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命令远东第二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立即准备实行登陆作战。当时日本在千岛方面的守军大约为五、六万人。18日晨,远东第二方面军所辖部队在海军舰艇协同下,开始攻占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岛屿。经过激战,23日日本同苏军签订停战协定。从24日起,苏军部队从北往南依次进占千岛群岛的各岛。9月1日进占国后、色丹两岛。这次 的战斗,共毙、伤、俘日军约5万人。苏军 统帅宣告千岛战斗结束。9月3日,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到达长春,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宣布日军投降及解除武装事宜。这样,苏联红军自8月9日开始对日作战以来,历时3周多便全部胜利结束。苏联军队在击败德国法西斯后挥戈东进,在中国人民的有力配合下,一举打垮了霸占中国东北多年的关东军和其他日军。在整个远东战役中,苏联红军共击毙日军8.2万多人、俘虏日军59.4万人,伪军20万人被解除武装,缴获大炮门、坦克辆、飞机架以及其他许多轻武器。日军俘虏被编成个大队,押往西伯利亚各地收容所强制劳动。三、关东军战俘的下落8月17日,关东军总司令部向所属部队发出了停战命令,8月18日,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到达哈尔滨,通过当地的苏联总领事馆,向苏联远东军总司令正式提出停战请求。8月19日下午,秦彦三郎从哈尔滨乘苏联军用飞机到达谈判地点加利阔沃。苏军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及其他高级将领经商议后同意了秦彦三郎提出的关于尊重日军的名誉和保护日侨安全、日本官兵在投降后可以佩带军衔和军刀等问题,并命令关东军于8月20日12时之前投降。之后,秦彦三郎又乘坐苏军用飞机返回长春。至8月20日12时,关东军除因通讯联络中断未收到投降命令的部队外,全部解除了武装。8月22日,苏联后贝尔加尔方面军接收了关东军总司令部,关东军总司令部遂搬到长春市西广场的原海军武官处。9月5日,关东军总司令部被解除武装,原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参谋总长秦彦三郎、第2航空军司令官原田宇一郎、参谋长古屋健三等将官以下约30人,被通知要进入苏联远东伯力俘虏收容所。随后,上述人员先乘卡车到大房身机场,再分乘4架飞机于当晚到达哈尔滨。9月6日16时,飞机在伯力机场降落,他们就进入了俘虏收容所。在东北的关东军以及南库页岛屿和千岛群岛的日军,共约50万人当了苏军的俘虏,其中将官名。另有8.4万名日军死于战场。苏军将日军战俘编成若干大队,关东军及朝鲜咸兴地区的日军俘虏约50人被编成个作业大队,每大队0人在右。在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等地的日军俘虏60人,被编为71个作业大队,强制劳动,修复战争中被破坏的铁路、桥梁和通讯设备。到9月份后,分散在东北各地的日俘开始向大城市及铁路沿线集中。从年9月到年春,日俘共个作业大队,有的通过车辆运输,有的则步行,分别从中国的珲春、绥芬河、同江、逊克、黑河、满洲里等地进入苏联。在朝鲜北部的日俘则由元山港、图们江口一带进入苏联的海参崴等地。日俘在苏联各地的分布情况大致如下:黑海边的奥德萨港,收容近00人。南高加索的梯比利斯收容近00人。莫斯科附近收容近00人。喀山收容近人。斯维德洛夫斯克收容近00人。莫斯科附近收容近人。喀山收容近00人。斯维德洛夫斯克收容近00人。斜米帕拉丁斯克至泰肖特的铁路沿线两侧地区收容了约100人。中亚哈萨克共和国收容约00人。阿拉木图附近收容约0人。乌孜别克的塔什干地区及费尔干纳、安集延等地收容约00人。齐克尔一奥尔达收容约00人。里海东岸的克拉斯诺伏斯克收容约00人。伊尔库茨克以东地区之乌兰乌德、赤塔、海兰泡、伯力、共青城、苏维埃港、庙街、纳霍德卡、鄂霍次克海北岸之马加丹、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克、库页岛北部的奥哈地区,均各收容约0人左右。在北冰洋沿岸的杜丁卡、诺里尔斯克、沃尔库塔亦收容了少数日俘。蒙古人民共和国收容了约0名日俘于乌兰巴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国内外共有外国战俘万人,其中日俘50多万,其余为德国及其仆从国的俘虏。在苏联的外国战俘由苏联内务部和国防部两个系统进行收容和管理。战俘们参加修筑铁路、公路、开矿、采伐树木和城市建设等劳动,有专门技术者到工厂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成为苏联一支有组织的劳动大军。针对这些日俘身处异国,种族、地域、文化、政治制度、语言及风俗习惯等与当地截然不同的现状,为帮助日俘适应环境,苏联各战俘收容所都非常重视日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在苏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日俘们开展了各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组织了歌咏队、乐队、舞蹈队以及各种球队,并定期进行演出和比赛。后来归国的日俘大都对这些文体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还成为作家、画家或歌唱家。在苏联人的帮助下,日本战俘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反思,通过学习、参观、劳动,许多日俘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对发动侵华战争的反动性、危害性以及对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严重罪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纷纷起来揭发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例如,他们揭发了原日军59师团师团长藤田茂为首的人在华犯有杀害我国平民、抢劫、强奸、放火等罪行。年7月15日苏联方面把这批战争罪犯引渡到中国,随后被关入辽宁省抚顺监狱。日本在苏联的数十万战俘成为战后日苏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几经协商,从年12月5日开始,首批日俘从苏联遣送回日本。在年12月,苏联远东军事法庭对前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等人进行了审判,山田乙三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至年,苏联方面宣布,除扣留有罪行的日俘约人外,其余均已遣返,或已向日方提供了死亡名单。被判刑的日俘,大都为日军中高级军官及生产和使用细菌武器的日俘。他们中的多数人被解送至莫斯科东北约公里的伊万诺夫城服刑,后经日苏两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多次商谈,在年12月之后,苏联又开始释放了部分日俘。年12月12日,日苏两国恢复了邦交。同日,苏联释放了 一批原关东军的被俘人员,其中包括山田乙三,12月26日,这批被俘人员在日本的舞鹤港上岸。苏联所收容的日俘数量,日苏两方说法不一。年5月20日,苏联政府通过塔斯社宣布,被苏军俘虏的日军总数为590人,其中人已于年在战场上就地释放。从年秋冬到年,进入苏联的日军俘虏有523名,其中约有4名日俘因患有各种不同的疾病进入苏联后不久,就被释放回国就医,另有余人在苏联病亡。其余日俘于年全部遣返日本。而日本当局则认为,送到苏联去的日本人总数是人,大约有5名日俘进入苏联后没有下落。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alamaliboa.com/plmlbjj/369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帕拉马里博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