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博物馆
走在佛罗伦萨的街道上,仿佛走入一座满载荣耀的露天博物馆,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和昔日的荣光。佛罗伦萨城区很小,最远的两个景点之间也只需步行半小时左右,用双脚丈量这座古城,似乎更能真切感受到她的文化与历史积淀。若想高效地逛完所有景点,可购买一张3天有效的旅游卡(FirenzeCard),免去排队等待的时间,且市内交通全部免费。火车抵达佛罗伦萨,从新圣母火车站出来往南走几百米,便能看见一座教堂的背面,这座与火车站同名的新圣母玛丽亚教堂是佛罗伦萨第一座宗座圣殿,约建于年,白色大理石立面于15世纪中期建造完成。黑白相间的正立面有点类似圣十字教堂,但又比其更加繁复,对称的立面装饰和圆形彩窗一直影响到之后哥特和巴洛克教堂的建筑风格。教堂内收藏着不少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壁画,如马萨乔的《圣三位一体》,除了主体形象之外,在耶稣脚下跪着的正是这幅画的出资人夫妇,而骷髅尸骨上用拉丁文写着“我曾经是你们的一员,也是你们将来的样子”。教堂中还收藏有不少文艺复兴早期作品,彩色玻璃绘画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教堂前的广场自年起至19世纪后期一直被美第奇家族用作年度战车竞赛场地,现如今已成为人们的休闲之地。新圣母玛利亚教堂内马萨乔的《圣三位一体》壁画
01佛罗伦萨永生花从新圣母玛丽亚教堂出来沿着潘扎尼街走向东南的主教座堂广场,看到街上排成长龙的队伍,你就知道著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到了。排队等待的过程并非想象中煎熬,站在恢弘壮阔又典雅含蓄的建筑下就足以让人停下脚步,从不同角度欣赏。每一座意大利城市都由一座Duomo(意为主教堂)来守护,正如久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米兰大教堂成为每位游客对米兰的印记一样,圣母百花大教堂在佛罗伦萨就是这样的存在,百年来静静地伫立在市中心,每天接受成百上千人观摩礼拜,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佛罗伦萨的永生花。一眼望去,或许你只会惊叹它建筑规模的宏大,但细细品味局部,便会发现它庄严中透着娇俏,典雅中尽显妩媚。史诗级的《圣经》故事雕刻,色调恰到好处的白绿红大理石都在细节处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辉煌。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第三大教堂,15世纪建成时便成为欧洲最大的教堂。它长米,最宽处90米,高约90米,是哥特式建筑。最引人瞩目的是它的外部装饰展现了宗教的统一性:外立面镌刻着《圣经》故事,正面3个大铜门上雕刻着圣母玛利亚的生活。教堂上方的橘色大穹顶直径达45.52米,不仅是佛罗伦萨最显眼的城市地标,还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沐浴在夜色中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在经历了教权统治的千年黑暗时代,欧洲的文化艺术犹如一潭死水,除了《圣经》,建筑师们没有任何工程参考书,教堂穹顶工程一拖再拖,直到年,天才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赢得设计竞选比赛,一个旷世之作在布鲁内莱斯基的主持下才最终“封顶”。
布鲁内莱斯基这件作品留下的文字记录非常有限,据说毫无建筑设计经验的布鲁内莱斯基也没有留下一张草图,甚至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他学习古罗马建筑,参考了万神殿的设计,开创式地用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修砌,最终呈现出八角形大圆顶,用形似灯笼状的尖塔封顶。布鲁内莱斯基去世后,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继续设计,添加了顶部的镀金铜球和十字架上的圣物,直至年才完成。米开朗基罗曾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更美。”
达·芬奇与老师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一起完成圣母百花大教堂镀金铜球工程。年开始,教堂内部不断被赋予更多新的作品:穹顶的内壁是乔尔乔·瓦萨里的壁画《最后的审判》;大厅内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浮雕更是比比皆是。登上教堂北侧的级台阶到达圆屋顶,站在露台即可俯瞰整个佛罗伦萨老城的全貌,如果有幸在落日时分站在佛罗伦萨的余晖中又是别样的心绪。教堂对面是圣约翰洗礼堂始建于年。约翰传教、基督生涯及12门徒、《旧约全书》等故事被雕刻在东南北的青铜大门上,其中东门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也被认为开启了文艺复兴之门。这是洛伦佐·吉贝尔蒂27年的杰作,现在大门上的青铜雕版换成了复制品,原件在教堂另一侧的博物馆中收藏。甫一进入洗礼堂,屋顶装饰的以《最后的审判》《创世纪》《圣经》故事等为主题的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镶嵌画,让人瞬间被宗教的神圣光芒包围。圣约翰洗礼堂的天堂之门,呈现了《圣经·旧约》中的十组故事。圣母百花大教堂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事实上,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在当时被教会视为异形庙宇,穹顶的建造不仅是反教会专制的精神代表,也开创了欧洲建筑的新时代,甚至连建筑师瓦萨里都说,“这个穹顶同四郊的山峰一样高,老天爷看了嫉妒,一次又一次用疾雷闪电轰击它,但它屹立无恙。”布鲁内莱斯基的墓就在教堂之下,教堂广场上他的塑像抬头望着着心爱的穹顶。
从圣母百花大教堂出来,穿行在狭窄的街道,仿佛还能听到文艺复兴的钟声和那辉煌年代的马蹄声??
4世纪,佛罗伦萨的居民战胜了东哥特侵略者,为了纪念基督教殉道者圣雷帕塔,佛罗伦萨拥有了第一座基督教建筑——圣雷帕塔大教堂(始建于4世纪),直到中世纪晚期,这位修女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考古发现,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地下就是佛罗伦萨第一座宗教建筑圣雷帕塔大教堂的原址,现在可以通过教堂内的地下入口去窥探4世纪时留下的古罗马印迹。
亚平宁从未平静,佛罗伦萨曾被拜占庭人、东哥特人及伦巴第人统治,纷争与战火频仍,直到8世纪确立封建制度,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郡。漫长的罗马时代,都在佛罗伦萨城市的一砖一瓦间留下印记,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古罗马圆形剧场遗址静静地躺在美第奇家族的波波里花园。
波波里花园是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花园当然,如果你要寻找更古老的佛罗伦萨,在离城市不到10公里的小镇菲耶索莱(Fiesole)能够感受更多。在这个被称为“佛罗伦萨的起点”的小镇,不仅能从残存的古罗马剧场、浴场、古城墙寻迹远去的文明,还能换个角度俯瞰佛罗伦萨城。02文艺复兴之光12?13世纪期间,佛罗伦萨人卷入了归尔甫派(又称教皇派)和吉柏林派(又称皇帝派)争夺权利的斗争。但丁也曾参与其中,从他的代表作《神曲》中,亦可窥见许多动乱时代的人物、事件和纷争。
在圣玛格丽特街但丁故居的外墙上,挂着他的画像,目光深沉,双眉紧锁,传神地反映了他一生颠沛起伏的命运。3层高的塔楼里存放的旧文件记载着他出生受洗、政治活动、被驱逐的历史,保留了当时杰出艺术家的一些复制品。
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为的是一睹这个见证了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的起伏和佛罗伦萨的崛起的领主广场风采。历经一场剧变,贵族权力被削弱,商人逐渐掌握城市的经济命脉。佛罗伦萨的商业、手工业开始兴盛,逐渐取代比萨成为托斯卡纳大区的中心。在这个不断冲突的时代,一个强大而聪慧的家族——美第奇家族,利用银行业不断扩大自己的财富和权力,成为佛罗伦萨的首席执政官,并在年终于成为佛罗伦萨真正的“主人”。在美第奇家族的支持下,文化艺术也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大批精美建筑和艺术作品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文艺复兴成就了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年代。离圣母百花大教堂不远的圣洛伦佐大教堂是美第奇家族的家族教堂,几乎所有成员都埋葬于此。粗糙的外墙立面让这座教堂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事实上,米开朗基罗曾为其设计了精美的大理石墙面,但最终由于成本问题被放弃,今天看到的砖石墙面却有别样的肃穆感。圣洛伦佐大教堂外表粗糙,内部确是别有洞天,极为典雅优美。自公元年第一次举行祝圣仪式起,这座宗教建筑就一直是城市的主教堂,直到被圣雷帕塔大教堂取代。教堂内的新圣器室存有米开朗基罗为公爵朱利亚诺·德·美第奇陵墓创作的雕像《昼》《夜》和为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美第奇陵墓创作的雕像《晨》《暮》。这两组雕像被认为是米开朗基罗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领主广场上意大利之父科西莫一世的骑马雕像巡视整个广场,他曾担任过佛罗伦萨公爵,开创了美第奇家族新一代的辉煌,对于整个佛罗伦萨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广场一侧的韦奇奥宫显得平实低调,无法与欧洲其他奢华的宫殿相比。这座建于13世纪的碉堡式建筑,有着方方正正的体型、锯齿状的高台和94米高的钟楼,古朴威严,独具特色。器宇轩昂、骑马佩剑的科西莫一世雕塑似在守护着王宫。宫门两侧伫立着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塑《大卫》的复制品和巴乔·班迪内利的《海格力斯和凯克斯》,这两座雕像被认为是城市的精神象征。紧挨着两座雕塑有一个露天雕塑馆——佣兵凉廊(LoggiadeiLanzi),廊下雕像来自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展现出优美而矫健的人体线条,均出自大师之手。最醒目的是唯一的青铜雕像——本韦努托·切利尼的《珀尔修斯与美杜莎》,珀尔修斯手提美杜莎的头颅,甚至能够看到鲜血从中涌出。本韦努托·切利尼的青铜雕像作品《珀尔修斯与美杜莎》,珀尔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颅,她那蜷曲着毒蛇的头颅仿佛还在滴血,使人不寒而栗。最有名的是詹波隆那的《强掳萨宾妇女》,这件表现罗马人古老历史事件的作品在欧洲雕塑史中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詹波隆那的另一件作品《大力神海格力斯与半人马涅索斯战斗》只能被放置在第二排。佣兵凉廊栩栩如生的雕像,吸引着人们重温古希腊的神话故事。韦奇奥宫右边的海神喷泉同样熠熠生辉,喷泉中央的海马战车上站立着威武的海神雕像,底座装饰着被铁链锁住的海妖。
詹波隆那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大力神海格力斯与半人马涅索斯战斗》。关于海神的喷泉在意大利很多城市都有,甚至有人笑称,领主广场上的海神正“嫉妒”地看着旁边的大卫。海神喷泉雕塑。海神面孔塑造成科西莫一世的样子,暗喻佛罗伦萨的海上统治权。韦奇奥宫约建于13世纪末。年科西莫一世从美第奇宫搬入韦奇奥宫,在他迁宫皮蒂宫后这里被称为“旧宫”,但延续至今仍作为佛罗伦萨市政厅使用。
韦奇奥宫门口的石狮,是美第奇家族的象征。说起来,佛罗伦萨的命运也与这座宫殿紧紧相连。其中94米高的钟楼上有一个小房间曾关押过美第奇家族的老科西莫,命运让他逃过一死,仅放逐一年就回归重振美第奇家族,不然,佛罗伦萨辉煌的文艺复兴或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戛然而止,更多光辉无法被后人看到。
登上钟楼,乌菲兹美术馆的U型结构尽收眼底,那便是文艺复兴之旅的下一站。蜚声世界的乌菲兹美术馆共有46个展室,分为3层,收藏约10万件绘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朝》和《天使报喜》、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提香的《花神》、拉斐尔的《自画像》以及众多大师的杰作都能在这里一睹真容。
乌菲兹美术馆中展出的《三博士来朝》未完成之作乌菲兹美术馆的艺术瑰宝能让任何一个不懂甚至不爱艺术的人被画作和雕刻细腻的笔触及背后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动,而对于懂得西方美术的人而言,乌菲兹就是一次艺术的朝圣。
在乌菲兹美术馆品味文艺复兴艺术殿堂的美拾级而上,走到美术馆三层的瓦萨里走廊,视野突然开阔,阿诺河南岸的风光一览无余,看着阳光洒在缓缓流淌的阿诺河上,又一次感受历史长河的意境。这条走廊从韦奇奥宫穿过老桥(又称韦奇奥桥)一直通向皮蒂宫,是科西莫一世在年令瓦萨里修建的秘密通道,珍藏着一些著名艺术家的自画像。瓦萨里走廊于年整修关闭,计划到年重新开放。出了美术馆,立刻能看到佛罗伦萨最具特色的河岸风光。老桥——这座阿诺河上最著名最古老的桥梁见证了佛罗伦萨的强盛和衰落。它始建于年,历尽战火的洗礼和洪水的侵袭始终屹立不倒,成为游客来佛罗伦萨的必经之地。但丁在桥上遇见他的一生挚爱贝阿特丽切,这位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老桥也渐渐被人熟识。老桥是佛罗伦萨现存最古老的桥,桥两侧多为金器、珠宝店铺,人潮涌动。穿过老桥,便来到风光旖旎的南岸。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一家接一家的皮具店仿佛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繁盛的商贸情景,直接引着游客去往下一处景点。来往的游人走累了便在道路左侧一片斜坡上席地而坐,这里就是皮蒂宫。
皮蒂宫简洁的外表和奢华的内饰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天气晴好的日子,宫殿前开阔的广场上总聚着休闲的人。佛罗伦萨的皇宫总散发着些许古朴气质,因为紧邻街道,也没有恢弘的装饰,拉近了与市井生活的距离。皮蒂宫的正面黄褐色的砖石似乎有些熟悉,几乎没有装饰,规整的方形格局搭配拱形门窗显得气派、高贵而纯粹。年,科西莫一世的夫人买下了皮蒂家族的宫殿,这里就成为美第奇家族的新居所。通过世代累积,皮蒂宫储藏了大量绘画和贵重财宝,在帕拉提画廊里收藏了约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拉斐尔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创作的《椅子上的圣母》《带面纱的女士》都收藏于此,还有提香、卡拉瓦乔、鲁本斯等大家作品也是画廊的珍藏。在其他展室可以欣赏精美宫殿装饰、金银手工艺品、欧洲瓷器、宫廷马车,等等。翼楼中特色的服饰展,收藏了从16世纪到现代的戏剧服装,也是意大利唯一一家详述意大利时尚史的陈列馆。
《椅子上的圣母》是拉斐尔所绘圣母像中十分著名的一幅。画中秀美、恬静、端庄的圣母形象,既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欣赏完宫殿,悠闲的人们必会效仿古代的王公贵族,来庭院后的波波里花园透透气,享受片刻的安宁。散步在极富自然情趣的林地小径,望着远处的天际线和山下的城,处处都能感受到皇家气派。在佛罗伦萨绝对不可错过黄昏夕阳,这也是米开朗基罗广场最美的时刻。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伫立着米开朗基罗的复制版《大卫》青铜像,这位拥有世界上最完美身材比例的男子健壮、勇猛,深邃的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凭栏远眺,圣母百花大教堂砖红色的穹顶和矗立在旁的乔托钟楼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乌菲兹美术馆与领主宫如孪生姐妹般依偎在阿诺河畔,北岸老城区的红房顶、黄砖墙和橙红色渐变的天空相映成辉,阿诺河潺潺流向远方。华灯初上,轻柔的晚风吹拂,似在挽留每一个走入佛罗伦萨的人。米开朗基罗广场上的《大卫》青铜像1漫感时代风流
前世,是古罗马至文艺复兴的辉煌;今生,是热烈、时尚的现代之都,佛罗伦萨就像一瓶前调浓郁后调清新的香水,带给人富有层次感的体验。除了参观景点,漫步游走是品味这座城市最惬意的方式。01复古的时髦有一种奢华叫佛罗伦萨,作为意大利的时尚之都,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众多奢侈品牌的发源地。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纺织业和时尚的融合就开始在贵族中流传,皮蒂宫富丽堂皇的大厅也举办过各种时装秀和时装展。商业街上中国人熟知的高奢品牌目不暇接,遍布的买手店更易让人淘到限量款独家货。佛罗伦萨人从骨子里已将美视为至高德行,时刻以最优雅的姿态示人,也难怪佛罗伦萨街头的时尚气息尤其浓郁。
橱窗中展出的时装,讲述着充满意大利热情气质的故事。哪怕对奢侈品不感兴趣,也可以到古驰店逛一逛。古驰从这里起家,因此与其他店面相比更多了一份文艺复古的艺术感。店家经常通过展品来表达一个主题以及品牌的内在理念,极富色彩感和人文气息的服饰搭配与场景设计,与文艺复兴之城浓郁的美学完美融合,让你忘却消费欲的膨胀,而是欣赏一件件艺术作品。
佛罗伦萨的古驰专卖店独具风格若有更深的兴趣,不妨移步古驰花园——在领主广场一侧,这座近年的老建筑,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外观与斑斓多姿的内部装饰形成强烈对比。这里以“栖息着自然生灵的幻想世界”为设计理念,是集精品店、展览、影院、餐厅于一体的体验空间,既能买到限定款单品,又可身临其境了解时尚的创意美学和发展历程。参加第93届PittiUomo男装展的海外买手在古驰花园认真观摩展品。
古驰花园一隅的时装展色彩明艳,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佛罗伦萨无论是奢侈品店、古着店还是高街店,都有一种被精心打理过的痕迹。透过古董店的橱窗,能看到在温暖考究的光影下,巴洛克餐具、古书、旧皮箱、精致相框、鸟笼等旧物件呈现出一种奢靡的颓废感,像极了佛罗伦萨的古老与内敛的华丽。城区内还隐匿着许多特色有趣的买手店,处处散发着个性气息,让人怎能不去探寻它们的足迹?透过古董店宽敞明亮的橱窗,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小艺术品。佛罗伦萨的街头时尚也颇有层次感。年轻人爱穿牛仔裤、帆布鞋、吊带裙等简洁舒适的衣服,但上了年纪的人更愿意用心呵护传统的优雅。走在佛罗伦萨的小街巷里,伴着飘过的香水味,时常能看到穿丝袜套裙、小皮鞋的精致老奶奶。恍然瞥见一名中年男性手提复古公文包匆匆走过,深咖色卷发、络腮胡和如希腊雕塑般高挺深邃的五官散发出神秘多情的吸引力。佛罗伦萨人的时尚精髓在于从不一味追求青春感,而是穿出自己独特的韵味。佛罗伦萨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手工鞋店,顾客可从店内多种多样的皮鞋中选择,也可度身定做独一无二的皮鞋,获得舒适的穿鞋体验。
佛罗伦萨男士有一种绅士到骨子里的气质
02漫游夏季是游历佛罗伦萨最好的季节。意大利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早已让罗马和威尼斯在7月底、8月初的盛夏烈日炎炎,但或许是内陆的城市建筑挡住了炽热的阳光,走在佛罗伦萨细窄的街巷里,反而觉得干爽,有着令人舒适的温度。像意大利人一样来享受早餐吧。佛罗伦萨遍地是咖啡馆,味道和品质都不错,可以随便走进一家Bar或Caffè,点上一杯热腾腾的卡布奇诺和一个牛角包。站着喝咖啡是意大利人的习惯,和店员问声好或闲聊几句,美妙的一天就这样被唤醒。佛罗伦萨新老建筑的和谐共存也是意大利风情的一部分,顺着悠远的街道前行,你可以摸着墙壁,从过去一直走向未来,仿佛每块砖瓦都诉说着它们是如何历经沧桑才换得今日的安宁。或者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中穿行,看看色彩鲜艳的墙壁、深绿色的百叶窗、深红色的屋顶,在老房子旁邂逅脑洞大开的涂鸦,处处涌动出古朴悠然的气息。慢节奏的旅行会让人在不经意间看到意想不到的风景。佛罗伦萨随处都有音乐人,或是吉他、小提琴演奏,又或是乐队表演。他们并没有透露出一种为生计卖艺的沧桑感和紧迫感,而是静静地表达,浪漫自由的音符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来往的路人时刻都能享受免费的露天音乐会。聚在餐厅的小酒吧小酌几杯后,来场即兴的小型音乐会,这样的场景并不少可见。白天圣母百花大教堂附近最是热闹,汇聚了来来往往的游客、街头艺人和小商贩,周围也是密密麻麻的餐厅、皮具店,连通着商业街。大教堂前的广场十几个画架依次排开,有长发披肩的老画家,也有美术学院的在读生。一张张画纸铺平在画架上,画家们专注地用熟练的绘画技巧和细致的观察捕捉人物个性,引得路人驻足观赏,欧洲女孩富有立体感的面庞和飘逸的长发只需十几分钟便在画布上栩栩如生。街头随处可见的美女透着佛罗伦萨的时尚气息似乎在这个城市,所有与艺术和文化有关的东西都开诚布公,迎接每一个到来的人。不过在教堂区一定要小心钱包和地下的摆画,若无意踩到一张成本并不高的印刷画,可能会被“守株待兔”的人讹上一笔不小的费用。
在领主广场,经常能看到街头艺术家在附近街道的地上作画,引人驻足。坐落在圣洛伦佐大教堂附近的中央市场美食区是佛罗伦萨最接地气、最喧嚣的地方。在中央市场美食中心的一家小饭馆,厨师正忙着备菜,吧台上高悬的火腿颇为吸睛。逛累了,去寻觅著名的牛肚包小吃摊Nerbone,据说已有多年历史,本地人也时常排队光顾。煮着牛杂的大锅热气腾腾,香气在空气中四溢,只见帅气的老板把一块烹制好的酥软牛肚从锅里提出来,切碎夹在硬质面包内,加上各色调料,新鲜美味的牛肚包就出炉了,这一刻是不是想起了肉夹馍。Nerbone牛肚包小吃摊前排起了长队大快朵颐后,好奇地在附近转转,一层各种新鲜蔬果、橄榄油、帕尔马奶酪、松露等意大利特色食材的摊位井然有序;二层集合了托斯卡纳大区特色的精选餐馆、小食店、披萨店、咖啡屋等,是一窥当地人日常饮食生活的好去处。逛累了,在佛罗伦萨街头咖啡馆喝杯咖啡,看街上人来人往。不远处的新市场拱廊从早上开始就有很多皮具摊贩摆开阵仗,有时间的话可以来这里享受淘货和讨价还价的乐趣。有些游客还会在市场南面的金猪喷泉前摸摸猪鼻子,以期带来好运。传说把硬币放入金猪口中,若它自然落入下面的井中,意味着你会再次回到佛罗伦萨。年轻女孩把硬币放入金猪口中,祈求能带来好运。佛罗伦萨冬季阴雨绵绵的天气不如夏季的阳光悦人,但确是品尝托斯卡纳特色牛排的好时节。我有幸去了佛罗伦萨两次,都没有选择游客热衷的扎扎牛排店(TrattoriaZàZà),有一次选择了拐角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马里奥餐厅(TrattoriaMario)。扎扎牛排店是佛罗伦萨人最喜欢的餐厅之一,内部装饰复古精致。
马里奥餐厅店面不大,但客人很多,通常需要与人拼桌。菜式做的比较传统地道,性价比超高。这家店只在中午营业,一旦坐满就拒不接客,不过不需要提前预约。11点半我就在店门口等候,谁知刚到12点,小店就坐满了客人,大多是当地人和欧洲游客。餐厅已有60多年历史,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富有经验的厨师正在分切血红的牛肉以及配菜的全过程。女服务员非常忙碌,不挂笑脸,甚至有时显得不耐烦。她会根据人数为你选择合适的牛排,通常两个成年人会共享一份足量的牛排,再配上土豆泥、沙拉和红酒。牛排会根据客人的喜好烤成不同熟度,通常是3~5分熟。生猛而痛快地吞下第一口牛排,味蕾顿时绽放,肥而不腻,鲜嫩多汁,令人回味无穷。伴着红酒的余味,满足地让人面若桃花。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这是一家“有脾气”的店了,它的确能用口感征服顾客。这大概是佛罗伦萨性价比最高的牛排店了,人均不到35欧元就品尝了一份堪比星级餐厅的牛排,实在是太划算了。来佛罗伦萨,若未能品尝T骨牛排,必是一大憾事。正宗的佛罗伦萨T骨牛排必须来自珍贵的契安尼娜牛(Chianina),在木炭(橡木或橄榄木更好)上烤制,烤熟后只添加盐和胡椒粉,鲜嫩多汁、美味至极。在佛罗伦萨漫步,不必拘泥太多,走累了随便找一处空地或台阶席地而坐是意大利人的休息方式。若遇上搭讪问好的意大利人也不要紧张,托斯卡纳的阳光早已将热情融进他们的血液。阿诺河和老桥连接城市的两岸,天空的蓝、湖水的绿和周边老建筑经岁月洗刷过的暖黄色已经调和出和谐的配比,你只需站在那里,随着日光和云朵的变化,便可看到一幅变化莫测的油画。若想远离岸上喧嚣的人群,乘船游阿诺河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体验,换一个角度欣赏佛罗伦萨,感受暖暖的阳光和时光的流淌。米开朗基罗广场是发呆的好去处,当地人和外国人都喜欢和伴侣、朋友坐在台阶上亲密窃语、海阔天空,等待黄昏带来的那抹迷人色彩。沉沉的暮霭从河上悄悄升腾,笼罩着佛罗伦萨古城,街灯依次亮起,悠远的教堂钟声由远而近??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上等待看落日的人们,吃着零食,喝着啤酒,兴高采烈地聊着天。佛罗伦萨的气质难以用一句话形容,她热情、温暖、自由、散漫,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如果在年轻时曾来过这里,那么翡冷翠的浪漫与闲适将会永远流淌在你的血液中。浓郁的文化氛围浸润着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教堂、广场??让人不知不觉地爱上这座城。本文选自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