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高级军官参观比亚迪无人化车间。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供图罗金沐周佳张京晋今年以来,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组织51个国家66名外军高级军官和防务官员,赴陕西、甘肃、贵州、四川现地教学,近距离感受中国西部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活力、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外军学员亲身体验了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对中国发展道路更加认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了更深刻体会。他们纷纷表示,通过现地教学,感悟到中国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巨大文化魅力和强劲经济发展动力。回国以后,一定将所见所闻讲给身边的同事、家人、朋友,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一这次现地教学,外军高级军官和防务官员先后到贵阳、成都、西安、兰州,至甘肃敦煌结束行程。“外国高级军官来华培训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文化。”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领导介绍了安排此次现地教学的目的。陕西、甘肃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十三朝古都陕西西安,外军学员被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折服。在“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前,孟加拉国马吉布准将激动万分:“太震撼了!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遗产,更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敦煌,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现地教学团一行走进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沉浸式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风光。在享有“东方艺术宝库”美誉的莫高窟壁画和佛像前,外军学员对古丝绸之路所展现出来的开放包容惊叹不已,他们对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来自尼泊尔的学员,我非常荣幸能来到古代僧侣们传播文化的圣地。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合作之路,交流融合在中国美美与共、共赏共享。”尼泊尔塔帕准将说。一路行走,一路调研。古丝绸之路上,历史和传统交相辉映,现代与未来共鸣交响,外军学员不时拍照留念,不时与家人视频分享美景。阿联酋瓦利德准将说:“‘一带一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丝绸之路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表达,我们从中汲取到了精神力量。”二现地教学活动期间,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现地教学团通过手机、广播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新闻,并向外军学员介绍座谈会主要精神,外军学员心中的问号也一个个被拉直。西部拥有中国2/3的国土面积,曾经是中国最封闭、最落后的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西部已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一个美丽的、富有朝气和魅力的西部呈现在外军学员面前。来自孟加拉国的哈菲兹准将20年前曾在石家庄留学1年,当时他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贫瘠、人口稀少、资源稀缺。然而在西安到兰州的高铁上,沿途秩序井然的农业生产景象和瑰丽多彩的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惊讶地说:“你们管这叫‘欠发达地区’?”像他这样发出感慨的外军学员还有很多。为使外军学员全面客观了解所到之处的发展情况,教学团队邀请相关省份发改委领导介绍经济社会发展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有关情况。一组组数字的对比,一幅幅旧貌换新颜的图片,一个个务实创新的举措,加深了外军学员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国际合作潜力的认识和感知。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外军学员参观了元古堆村十年成就展、乡村会客厅、马岗故居等地,向村民询问了元古堆村生产、生活的情况。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元古堆村的发展变迁,充分展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鲜活经验。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罗德尼上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alamaliboa.com/plmlbjp/10401.html